接 送
作者:黄敏88届🇭🇲
四月的西澳秋意正酽。暮色中的珀斯国际机场像枚银贝壳。我扶着方向盘驶入停车场时,桉树清香混着晚风灌进车窗,竟与多年前送孩子上学时的晨风别无二致。那时孩儿总踩着满地金合欢的鹅黄绒球奔向家门,如今轮到我穿越半城秋色奔向重逢。
银色车流中,我像尾谨慎的鱼,紧紧跟随着GPS的指示,生怕错过每一个路口。忽见前方车灯明灭,空出的车位如同命运慷慨赠予的礼物,让这趟原本忐忑的独行顿时生出幸运的意味......
收到儿子确认行程的机票时,茶杯在瓷碟上碰出清脆的响。更衣室的镜子映着我眼角的皱纹,恍惚看见初为人母时那个手足无措的年轻女人——那时婴孩的啼哭总在凌晨二,三点准时响起。此刻手机日历的倒计时数字却在暗夜里闪烁。
接机厅的电子屏跳动着陌生代码,手机震动划破等待的茧。"已降落"三个字在视网膜烙出光斑,候机椅冰凉的不锈钢扶手忽然有了温度。自动门开合间吞吐着异国语言,直到那个推着深色行李箱的身影撞进视线——他抬手捋头发的姿势还像中学时那样,灰色的卫衣却已裹不住宽厚的肩线。
目光相触的刹那,时间在航站楼的穹顶下坍缩。七个多月的光阴化作他下巴淡青的胡茬。行李箱轱辘碾过地砖的声响里,机场广播正用多种语言说着"欢迎"。
归途的车轮碾碎夜色,航站楼的轮廓渐渐地被暗夜温柔蚕食。母子俩的话语如解冻的溪流在车厢里淙淙流淌......他讲做项目时与组员的交流,跟导师的meeting,对爱尔兰的印象;我问每天有否好好吃饭,课程与项目如何平衡......错落的时光在二十分钟车程里悄然缝合。沿途驶过高架车道,两旁闪烁的霓虹灯,宛如浮动着的星火,恰似多年前哄他入睡时,夜灯在天花板投下的银河。
......
十昼夜的秋光在茶汤里打了个旋儿。当行李箱再度横陈客厅,抽屉里的护照便不安分地躁动起来......
去机场的路上,夜色沉沉地覆盖着整座城市。我坐在副驾驶座上,看着仪表盘荧光数字一分一秒地跳动,仿佛在倒数着离别时刻的到来。车窗外的路灯一盏接一盏地向后飞掠,在挡风玻璃上投下流动的光影。我想起十天前去接他时,这条路还洋溢着期待的雀跃,此刻却只剩下车轮碾过微湿路面的沙沙声,像是时光在轻声叹息。
" 护照带了吗?"这个问题在一天之内已经重复了无数遍,此刻听来却像是一种无力的挽留。儿子轻轻回了一声"带了"。手机屏幕的蓝光映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忽明忽暗。我突然想起二十多年前送他去幼儿园的情景,那时的离别不过几个小时,却也能让我在返家的路上红了眼眶。如今这离别要跨越大洋,隔着不同的半球,而我的不舍却只能化作沉默。
GPS机械地报着剩余里程,每减少一公里,我的胸口就跟着收紧一分。后备厢放着他的行李箱,轮子偶尔发出轻微的碰撞声,仿佛也在不安地躁动。
当机场的灯塔终于出现在视野里时,我的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安全带。那些明亮的航站楼轮廓在黑夜中显得格外锋利,像一把钥匙,即将再次打开思念的锁。
下车时,一阵冷风迎面扑来,我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儿子从后备箱取出行李,轮子碾过水泥地的声音在停车场里格外清脆。抬头望去,航站楼的玻璃幕墙后,无数人影匆匆来去,像一场永不停歇的皮影戏。而我们,不过是其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幕。
自助值机屏幕的蓝光在深夜的机场格外清冷。儿子的指尖在触屏上轻点,打印机缓缓吐出一张薄薄的登机牌。我站在一旁,看他熟练地操作着流程,恍惚间想起他第一次独自乘机时的模样——那时他紧张地攥着登机牌,频频回头张望,而如今,他已能从容地安排好一切。 "好了。"他将登机牌和护照折叠放进背包,动作利落,像是早已习惯这样的离别。我们拖着行李走向Departure入口。"就送到这儿吧。"他在门口指示牌前停下,转身面对我们。我点点头,想说点什么,却发现喉咙发紧,只能伸手替他理了理衣领——就像他以前上学前,我经常做的那样。 "到了发消息。" 我最终只挤出这一句。他笑了笑,回答我 "会的",然后张开手臂,给了我一个结实的拥抱。 "好了,你们回去吧。开慢点哈。" 他挥了挥手,转身向前。我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拐角处,眼角还是不争气地红了......
出门路过抵达厅时,接机人群眼底跃动的星子灼得人眼眶发烫——原来欢喜与怅惘,不过是琉璃盏正反两面的光影。
夜色再次爬上苍穹时,手机弹出"平安抵达"的讯息。我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街灯,忽然明白所谓亲情原是琥珀色的时光,将每一次相聚和别离都凝成剔透的结晶......
再次推开儿子的房门,刹那亮起的灯光正好打在蓬松的枕上,替他焐着人形的暖窝。云层下的珀斯城已睡成星河倒影,唯余机场高速的路灯仍串着珍珠项链,将相聚与别离细细穿成圆环。原来每场秋别都暗藏春遇的伏笔,就像此刻南半球渐凉的秋风里,正悄然孕育着来年五月的桉树花香......
(Min 2025年4月27日于澳大利亚珀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