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七路"全长5115米,是福州市区南北向主干道之一,也是福州自古以来的中轴线。北段的鼓楼前至双门前(今东街口附近)一段,清代称宣政街,而双门前至南门兜则称上南街、下南街和南门兜,民国时期该段又改称中正路;中段(南门兜至小桥),初为斗中街、茶亭街、横街等几个路段组成,民国时期又分别改称斗中路、茶亭路、吉新路;南段(小桥至解放大桥),初称中亭街,民国时又改名小桥路、中亭路;1950年8月14日福州市政府为纪念解放军占领福州(1949年8月17日)一周年,将上述街道分别更名为八一七北路、八一七中路与八一七南路。
榕城摄于2018年4月2日
解放大桥(闽东语平话字:Gāi-huóng-dâi-giò),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跨越闽江,连接台江、仓山两区。福州解放大桥由万寿桥、中洲岛和江南桥三部分组成,属于罕见的桥联桥、桥上桥的独特风格,为闽江福州段最古老的一座石桥。
1913年左右的万寿桥
万寿桥(平话字:Uâng-sêu-giò)是福州市的一座横跨闽江的桥梁, 连接闽江两岸的台江与仓山,它始建于14世纪的元代,全长391米,宽4.5米,桥下有37孔水道,桥南端在18世纪重建。1931年桥面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进行了拓宽。1949年后改名为解放大桥。
闽江福州万寿桥(今解放大桥)下的连家船,摄于1927年
前身
宋代以前,闽江福州段上没有跨江桥梁,只有渡口。北宋末年,江上因沙洲的形成,阻碍部分渡船航道,1093年(宋元祐八年),福州太守王祖道就发动民众在城南的闽江上兴建浮桥,将数十条船只固定于江中的石柱上,船之间铺木板为桥面。1141年又建成无护栏的石墩桥,因为桥长而且江阔水深,行人往来不便。
日本人重修后的万寿桥,1932年左右
兴建
元代,福州万寿寺僧人法助在1303年奉旨募造石桥,工程浩大,历时20年,法助在建造期间去世,他的徒弟接替他进行监督。1322年(元至治二年),桥梁落成,为纪念万寿寺的法助,就命名为万寿桥。桥梁为采用石板石梁的简支石桥,全长391米,宽4.5米,桥下有37孔水道。桥墩高5米,其上下游造成三角形分水头,两尖端上翘为船首形。桥面用40吨大石梁铺成。整座桥平面上略有弯曲。后来在南端又兴建有石梁5孔、木梁4孔的木石混合结构的江南桥。
1950年的福州万寿桥
历代改建
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万寿桥南端的江南桥被大水冲毁,乡人于1752年重修了一座长105米的石桥。1930年,又对万寿桥进行改造,由日本大和工业合资会社承包工程,在原石梁基础上加建钢筋混凝土,拓宽包括江南桥在内的桥面至9米,中间为宽6米的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各1.5米,1931年竣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名为解放大桥,并于1970年进行大规模改建。
民间传说中的万寿桥
福州民间传说有云法助在修建万寿桥时,被闽江中的猴、蚌二怪阻挠,填石被冲散,工人被溺死,桥梁屡修屡坏,无法建成,后来柳七娘协助降伏妖怪,法助才得以完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