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福高

zhangyi 提交于 周一, 02/22/2021 - 11:46
论坛

                                                                           

音频文件

                   

                                                     《散记 : 学在福高》


                                                                                     作者: 朱小波73届澳洲                   

登台"授课"第一次:

“

         

         人生会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其中的某些,就此成为人生的拐点。
         虽然我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教师, 但是我登台授课的第一次,却是在福高读书期间完成的。
         一九七一年,我上高中一年级, 正值文化革命中期。高中的课程设置,主课五门: 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辅课两门: 生理卫生(后改为生物),体育。主课方面,虽有考试,却不计成绩。学好学坏一个样。是否用功,完全取决于各人喜好。对于在小学和初中已经不知道缺了多少课的我们,有关历史,地理,外语等方面的知识欠缺到了极点。说是一片空白也不为过!
         高中第一任班主任卢福来老师对这种状况忧心忡忡,他认为学生至少应当具有一些历史地理方面的基础的知识。可当年的大势是工农兵掌权,教育界以"白卷英雄"当道,"知识越多越反动"是文革初、中期社会意识主流。他当时想了个点子,利用高中课程不足,大量存在的剩余教学空间~"自习课"; 以毛泽东主席语录 : “练兵方法,应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性练兵运动”(《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为庇护伞,让学生上讲台相互讲授地理历史等常识。上台的学生由平时相对热心班级活动,又有一些文化基础知识的学生承担。当然最终由卢福来老师敲定。一共有五位同学最终参与讲授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我的任务是为全班同学讲授欧洲地理。为了这次上讲台,我把当时能够搜到的有关欧洲地理知识和欧洲地图背得滚瓜烂熟。实际上当时资料少得可怜。图书馆已经开放的书籍没有几本,我们也根本没有想到利用图书馆的藏书(没学过参考书的应用!)。除了世界地图册以及附带说明和报纸上的零敲碎打,再也没有其他资料,背起来不困难。
       那是一个星期五下午,轮到我主讲了。在慢慢起立,走向讲台的一小段时间,我头脑一片空白,脑门手心直冒虚汗,心跳猛增。到了讲台,放眼一片熟悉的面孔和一双双殷切的眼光(当时心中认定是那就是了),我颤抖着,鼓起勇气说了起来。时不时还因为紧张而停顿。幸亏功课还算做得比较足,下意识说出来的都是背好的内容。
        时间流逝,说话逐渐流利了起来。不到半小时,所有准备的材料都"背"完了。至于效果,可能不怎么地。一是那些欧洲地名晦涩难记。二是我们这些学生教学经验欠缺,讲授时极少板书,也没有相互提问解答。而且当时所谓PPT系统,胶片投影仪之类的现代常用教学仪器根本不存在。没有动态演示,形象描绘,教学互动 ; 在座位上的同学们,也许只是讲过,听过,等于被风吹过,了无痕迹。可卢福来老师的良苦用心,并非没有收获。这一次上讲台,对于我,影响重大。至少,我自己的地理知识入门了,学习文化课的自信心充足了。在大众面前表达的能力不同了。
        以我日后的学习和工作轨迹,自认为这第一次上讲台,就是我的一个人生拐点。我想,其他几位讲授人也一定有各自的感悟。而且,卢福来老师这一轮"兵教兵"教学实验活动,培养了我的自学探究能力,也对我的未来学习打破文理壁垒,平衡文理双修产生深远的影响。

电力电子学初躬行:

'

       

         高中二年级,我们的高中物理课程进入电力和电子部分教学。任何时代,这部分内容,对大部分女生来说,都是噩梦。对相当部分的男生而言,却是无法明道的喜爱。很大程度上,这是因为电,看不见,摸得着(摸过的感觉,令人胆寒! )。大部分女生都长于形象思维,对看不见的危险性事物有着先入为主的胆怯心态。这有危险的电么,自然敬而远之。而电学这部分,实践比理论显得更加重要。敬而远之,当然不得深究。
学校的电力电子方面教学设备有限,实验室开放时间亦有限。满足不了课程所需的实验需求,有兴趣的学生们更是欲求不满。我们的物理课课任教员张健德老师依物理学宗师爱因斯坦之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牵头组织了电力电子学习的课外兴趣小组。同学们自愿自费参与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张老师时不时莅临指导。
       这个课外活动,极大激发了我学习电力和电子学知识的热情。说是着魔也不过分。兴趣小组就设在我的宿舍楼上。课余时间,我是没日没夜的埋首其中,获益良多。我们那时候,学习多种检测仪器仪表使用,组装收音机,电视机,高保真音响,实验各种电桥,震荡器,变频器,可控硅,自举电路,运算放大器......,同时维修各类常用电器。忙得不亦乐乎。中学毕业后几年,我又把学习实验范围扩展到台式计算器,数控加油系统,数控机床操控体系原理与实践等多方面。
年少轻狂的我,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走上这一行业的的顶峰! 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后来种种原因,我没能进入这个专业学习,可这段时间打下的基础,让我在大学毕业后,教学之余,仍然有能力从事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和通信设备方面的设计维修等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算是高难度的技术行业工作。甚至可以为邮电局在职员工做这方面的设计指导。让真正的电信和计算机行业专业人士刮目相看。当年,张健德老师为我们打下的基础知识和教导的学习方法以及兴趣小组的实践活动功不可没。

        多年后我自己带学生时,认真回顾这段经历,总结自身学习经验,深切认识到教学活动,不应当是由教师片面灌输,学生单方面接受。尽可能地让学生实践和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求知兴趣,做真正的知识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是教育的真谛之一。教学过程也不应是教师面对学生的独白过程,而应当是在师生对话和课内外的实践中由教师引导参与,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的过程。虽然这种构建的效应和结果可能因人而异(本该如此),可构建出来的,是由学生主动得之而非被动接受的知识结构,他(她)将为此受用一辈子。
 

 转角遇见学问导师:

“        当年参与了北峰分校创建,并经历过其间的学习劳动的同学可能会记得一位戴眼镜,留短须的消瘦老人,管理分校财物仓库。平时少言寡语。绝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称他为"仓管员老师"。可我知道,他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学识渊博的大师。
        郑田青--这是他的名字。学历不详。据他自己介绍以及从旁人处的道听途说,1947年他是国民党《中央日报》福建省采访部主任。同时又是中共地下党员,福建民盟组织者之一。解放后的经历职位不详。文革前是福州业余大学校长。
        也因为他的经历和与国民党方面已及民主党派人士的密切关系,他一直都是"老运动员"。在文化革命中当然倒霉,我们入校时他被贬到福高的牛棚里挨批思过。可是到四人帮倒台,他一样被审查(非常少见),据说是他与四人帮方面也有关联。现在回头看看,除非是一出经典的"无间道"大戏,否则怎么可能 !
         在北峰分校劳动时,班级"老"生活委员的我,一直负责管理食堂的仓库。他负责分校的杂物仓库进出管理。两仓库相邻。作为忘年朋友,我们经常聊天。因是两人关门私聊,内容不免超出当年禁忌。他对福建各地都非常熟悉,县里的地方志亦读了不少。对各类宗教了解很深。许多历史人物事迹信手拈来。在聊天过程中 ,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犹太教,天主教,东正教与基督教以及圣公会的分布与不同。知道了释迦牟尼,老子,耶稣,穆罕默德。了解了寺庙里的神像。他为我介绍了佛教大乘小乘,大乘五宗,佛教三界。道教起源,道家与道教的不同和关联等宗教方面的知识。介绍了近代近代风云人物如李叔同(宏一法师),鲁迅,邹韬奋,殷夫等人生平和他们的某些作品。也聊李白杜甫苏东坡,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欧洲十九世纪三大诗人,聊俄罗斯文学以及后来的苏联文学,聊法国古典文学,聊巴尔扎克,雨果,大小仲马,左拉,莫泊桑。聊文艺复兴时期......。他为我打开一扇又一扇从未涉及的知识领域大门,激发了我的求知欲。在北峰分校劳动学习的日子里以及日后的接触机会中,他象一汪清泉,我如汲水海绵。"博学"之路,由此开端。不过在那个特殊时代,我们都避免提及儒教,易经,国民党等这些十分敏感和敌对的内容,以防隔墙有耳。
        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我考上大学离开福高前,最后一次去拜见郑老师,告诉他我要上学去了。希望他多保重,不知是否还有机会见面。他随手掏出纸笔,写下两行:
        "若有缘,三界天地人间,亿万菩提众生,自会冥冥之中。
        若无缘,相逢对过千回,聚散阑珊百度,依然咫尺天涯。"

         这里意思很明白,让我向前看,向前走,不要回头。有缘自然相会,无缘不必遗憾。
         从此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何时离世,也不得而知。我一直记得他的临别赠言,只是几经转折,原件不在,当年的我,亦不知其之珍重。
         文化革命开始后他再也没有机会教书。龟缩于福高一隅,最终泯然众人。也许,在他心里,把我当成了他最后的弟子了吧。

         文化革命中后期的福高,由于时代局限,尽管师尽其心,我们学到的中学知识体系,依然是百孔千疮,凡漏不知几何。而其间,卢福来老师让我上讲台,张健德老师引领我入电子门 ,郑田青老师教我无字书。他们别开蹊面,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我的学习自信,引领我在知识海洋中自在游弋。他们都是我最重要的人生导师。

"
注1:  "躬行"一词乃中国古代文化人对社会实践注的说法,我引用自宋朝陆游的诗歌《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注2 : 当年的活动并未留下画面记录。这里的照片是后来举行类似活动时的留影。
 
MUSIC: MOZART CLARINET CONCERTO: I. RONDO/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K. 622 第一乐章

 

 

人生能遇上一位好老师, 是人生的一大幸运!写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