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地球圖輯隊 X 臉譜出版合作——小時候,學校老師會叫大家吃飯前要記得洗手,不然可能會把細菌吃進肚子裡,導致身體生病。然而,如果我們生活的環境「太乾淨」,卻可能讓身體自我攻擊,提高自體免疫疾病發生的機率。免疫系統是人體重要的防衛機制,可以避免我們再度感染曾經得過的傳染病。然而,應該保護我們的免疫系統,也有可能反過來攻擊人體自身的組織器官,導致全身性紅斑狼瘡、第一型糖尿病、異位性皮膚炎等各類自體免疫和過敏疾病。本書作者、大阪公立大學醫學部教授橋本求就指出,當人們努力與病毒、細菌、寄生蟲抗爭,致力於消滅傳染病,反而會導致自體免疫疾病出現。到底為什麼原本應該保護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失控?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對我們的免疫系統會造成什麼影響?自體免疫疾病真的是人類追求潔淨、舒適環境的「累世業果」嗎?橋本求長年研究自體免疫疾病,他以輕鬆、說故事的口吻,分別從基因、環境和演化三個方面,為大家解釋免疫系統的奧妙,揭開自體免疫疾病的謎團。本文摘自橋本求著作《免疫學夜話:身體為什麼會自我攻擊?從基因、環境和演化,漫談人類免疫學與自體免疫疾病能教會我們的事》,以下為本書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