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地球圖輯隊 X 麥田出版合作——1994年日本迎來高齡社會,2007年跨進了超高齡社會,而2025年,日本五個人中,有一人是75歲以上的「後期高齡者」,日本正在經歷人類之前從未經歷過的人口轉型。對於日本社會文化觀察家茂呂美耶來說,高齡化問題,幾乎可以說是國家級的危難議題,足以構成國家危機。不只是超高齡,日本少子化的趨勢也未停止,2017年被照護者與主要照護者都超過65歲的比例,已經來到54.7%,也讓「老老介護」成為日本政府的當務之急。然而,日本長照問題已經不只是中年子女世代的問題,照顧年長者的重擔已經逐漸落到「年輕照顧者」身上,成為孫子世代照顧祖父母世代的「老孫介護」。過去普遍認為,比起被照顧者的中年子女世代,年輕一代的孫子世代與祖父母世代之間,負面感情的羈絆較少,應該比自己的父母更能冷靜地接受祖父母的衰老現實,因此,或許可以更積極地參與長照問題。但事實上,面對家人間的情緒勒索,甚至是求助無門的情況下,日本年輕人對於老年人的情緒更加複雜。他們面臨的是家中老一輩的需求,而這些需求往往超出了他們的承受範圍,卻又無法輕易擺脫這種責任感,讓他們在人生規劃與家庭責任之間進退兩難。隔代的照護壓力,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2019年10月,兵庫縣神戶市發生了一起孫女殺害祖母的案件,震驚了全日本。茂呂美耶在《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老人國日本的社會難題與國家危機》中,直面日本當代的社會問題,面對同樣步入高齡化的台灣,也可作為借鑑參考。本文摘自茂呂美耶著作《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老人國日本的社會難題與國家危機》,以下為本書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