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要闻

【地球圖書館】是誰囚禁了美國的民主?當民主威脅到特權,經濟學家長達半世紀的反撲計畫

2 个月 ago
——本文為地球圖輯隊 X 左岸文化合作——當歷史學家南西.麥克林(Nancy MacLean)環視21世紀的美國,他看到了令人憂心的跡象:工會力量持續萎縮、投票權遭到限縮、公共教育預算節節下降,氣候危機卻毫無對策,就連憲法解釋都明顯向右傾斜。這些現象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政治對立,一股更為激進的右翼勢力正系統性地削弱政府職能、貶抑人民需求,從根本上動搖著民主根基。究竟是什麼力量在推動這一切?面對這個岌岌可危的民主,麥克林展開了他的探究。透過梳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士.麥基爾.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 Jr.)的私人書信和大量檔案,她在《以自由之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如何與右翼大亨聯手囚禁美國的民主》(Democracy in Chains: The Deep History of the Radical Right’s Stealth Plan for America)一書中,揭露了這位經濟學家如何與右翼勢力精心謀劃、步步為營。這不僅是一部描繪激進右翼知識分子的生動歷史,更是一個驚人的故事:美國的激進右翼如何從政治邊緣,一步步走向權力中心。1950至1970年代的美國,民權運動掀起了巨大的社會變革浪潮。當黑人成功爭取投票權、工會獲得組織權、政府開始重視公共服務時,一群享有特權的白人菁英感受到了威脅。1956年,正當維吉尼亞州全力抵抗聯邦政府的反種族隔離政策之際,年輕的經濟學家布坎南向維吉尼亞大學校長承諾,他將以「新思想」來對抗那些試圖透過政府控制社會的人。在這樣的背景下,布坎南發展出「公共選擇理論」。這套理論表面上是用經濟學的方式來分析政府行為,預設人們在政治領域中依然會自私行事、尋求私利。他們主張政府不但無法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政府本身反而就是問題。布坎南及其同僚宣稱多數決制度會導致政府過度擴張、侵犯少數人權益,因此主張以「全體一致同意」取代多數決原則,實質上就是要讓富人擁有否決權,藉此抵抗民主帶來的財富重分配。這群自由放任主義者隨後發動了一場精心策劃的全國性運動。他們打著推行個人自由的旗號,透過基金會支持和政策遊說等方式,將理論轉化為具體政策。這場運動為新自由主義的興起鋪路,其影響持續至今,最終目的就是要為民主制度戴上枷鎖,掏空民主的實質內涵。本文摘自南西.麥克林著作《以自由之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如何與右翼大亨聯手囚禁美國的民主》,以下為本書摘要。

「學校是長了獠牙和角的地方」日本國中小每班平均1.5名孩童拒上學,稱:「提不起勁」

2 个月 1 周 ago
那是個平凡的一天,住在北海道札幌市,化名為優的國一生,像往常一樣背起書包準備去上學。但那天早上,光是想到要去學校,優的腳步就變得沉重,身體也漸漸僵硬起來。當她走近校門時,腳步不自主地停下來,回過神來,她已經在路上呆立超過30分鐘。類似於「優」的案例,突然失去上學動力的學童數量正持續增加。根據日本文科省調查,2023學年度日本國小與國中長期缺課的學生數量創下歷年新高,達到34萬6482人,相較於前一學年增加15.9%。若以每班40人計算,平均每班就有1.5名學生長期缺課。在日本,這些長期缺課、不上學的孩子被稱為「不登校」(Futoko)。

「男性圈的多重宇宙已形成」崇尚陽剛、反女權的Podcast網紅,為何能助川普當選?

2 个月 1 周 ago
1月20日,美國新任總統川普在國會大廈舉行就職典禮,與會貴賓包括現任與前任總統,許多知名商界人士也都受邀出席。而邀請政商名流甚至是好萊塢明星或導演參加美國總統就職典禮在過去並不罕見。但在2025年川普就職典禮上,卻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嘉賓——格鬥選手與網紅。對此,《紐約時報》形容川普的就職典禮是,「一群充滿男子氣概的人,見證他們領袖的崛起。」從綜合格鬥選手康納麥格雷戈(Conor McGregor)、終極格鬥錦標賽(UFC)執行長達納懷特(Dana White),脫口秀演員西奧馮(Theo Von),再到拳擊手兼知名千萬網紅的傑克保羅(Jake Paul)及其兄長羅根保羅(Logan Paul),都成了川普就職典禮的座上嘉賓。這些人除了同為川普支持者外,還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是「男性圈」(manosphere)的代表人物。

(0205更新)【我們與末世的距離】離末日又前進1秒 科學家:2025末日之鐘距午夜剩89秒

2 个月 1 周 ago
我們與世界末日的距離,究竟有多遙遠?有一群科學家,每年都會就當年的世界局勢,估算人類與末日之間的距離,相較前一年更近了,又或是遠離了些。在科學家眼中,人類與末日的距離自1991年後就逐漸縮短。2020年至2022年,我們與末日相距不多不少的100秒鐘;而在2023、2024年,由於俄烏戰爭與以哈衝突爆發,核武器威脅、極端氣候擴大等因素,末日的倒數計時再縮短為90秒。2025年1月28日,負責決定末日之鐘(The Doomsday Clock)移動距離的「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宣布,人類離末日的距離再減1秒,僅剩下89秒,為末日鐘創立來最靠近0時0分的一次。2025/2/5更新:新增2025年,科學家公布末日之鐘的最新動向◆ 原文上線時間:2022/1/25◆ 增修時間:2025/2/5

野火肆虐後,野生動物與森林如何存活?大自然的火場求生之道

2 个月 2 周 ago
一月初,美國洛杉磯野火延燒,熊熊大火吞噬了原本繁榮的城市、華麗的宅邸,造成超過1350億美元的損失。野火肆虐的畫面震驚全世界,而在火災期間,除了緊急避難的群眾,動物居民們的身影也備受關注,例如一隻在橘紅天色中奮力攀爬的陸龜,或在濃煙中逃竄的小鹿。經過大火浩劫,除了人類需重建家園,棲地遭到破壞的野生動物會面臨哪些生存挑戰,不同物種如何掙扎求生?近年越來越頻繁、猛烈的野火,又會帶給動物們哪些威脅?
Checked
6 小时 18 分钟 ago
台灣最視覺系的全球要聞,大張的組圖,把世界的喜怒哀樂看清楚。身為地球人,關心地球事,地球圖輯隊,帶你看透全世界!